- Memes & Friends
專訪07 Kalun #我的愛自己是 時常提出疑問
Updated: 2 days ago

不論工作、作品、生活也好
它們都應該是個疑問
而不是個答案
Q1 // #愛自己的定義 //
能夠⾃主,有意識地做出選擇。
在這個資訊過剩的社會,我們很多時都在追求能夠脫離束縛的「條件」或「能⼒」,卻很多時候忘記那個選擇的「意識」。
比⽅說努⼒去掙錢,把握各種最新的資訊,然後去⼤家認為「最値得」去的地⽅,買設計「最好」的東⻄等等。
錄像作品《A Normal Norms》截圖
這樣說可能有點消極,⼜或會被認為很⽝儒,也不是說接觸美好的事物或對⽣活有要求是不對,只是個⼈認為在接受或推崇那個「美好」或「要求」之前可以好好思考其實它是個甚麼的東⻄。
錄像作品《A Normal Norms》
畢竟單單把抱負,功利作為⽣活動⼒的話,這樣⼈⽣的 achievement 就會變成 fulfillment 了。

錄像作品《A Normal Norms》*exhibition view: 17th Media Art Biennale WRO 2017 DRAFT SYSTEMS
Q2 // #不愛自己的狀態 //
個⼈很不愛接受事物的既定狀態或價値,⼜或者是被⾃⼰不認同的價值觀牽引著。

攝影混合媒介作品《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不過單純地以批判思維以否定作前提來認識世界也不是⾃⼰理想的狀態。
我認為比較好的狀態是好奇⼼跟批判思維得到平衡吧。
畢竟抱著疑問來認識各種東⻄會更能好好了解各種想法。
攝影混合媒介作品《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Q3 // #愛自己的生活模式 //
時常提出疑問。
不論工作、作品、生活也好,它們都應該是個疑問,而不是個答案。
而且個人認為有著擁抱錯誤,而非回避的心態也很重要。
有時候,挖個洞跳進去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景色。
雖然偶然也會有花很多時間才能爬回來的時候。(笑)
商業作品短片《True Story of Michaela Metesová》
自己在商業攝影工作發展正盛的時候去了波蘭讀藝術,不經不覺就住了四年,然後搬到現在住的東京又一年半了。雖然多少也會令人覺得這樣的事業「半途而廢」又或「不夠專注」。
然而我自己認為,作為一個創作者,不應該對自己的「資本」過份重視。或者換過角度說,創作者的「資本」不應該是過去擁有的東⻄,而是屬於對未知領域渴求的心態。
畢竟最好的作品都應該是未出現的,將來的東⻄。
當然因為各種環境因素不可能那麼順利,不過至少要抱著這個想法。
商業作品短片《True Story of Zachar Szerstobitow》
March 2021
Memes & Friends 文化基因工作室
#我的愛自己是 專訪#07
Kalun | Tokyo
Artist, Photographer & Filmmaker
ig: @kalun.jp
Commercial Works
Artistic Works
All Images & Videos
Copyright © Kalun Leung
編輯小隊:Dani Chong, Tina Lee
設計及宣傳小隊:Project Mooon Studio
免費訂閱 電子版季刊
FREE SUBSCRIBE TO OUR E-MAGAZINE
Follow us on: Facebook | Instagram